我的父亲
伊川县实验中学八(10)班 何怡冉 辅导老师:石琳
素坯之墨,勾勒不出父亲脸上的鸿沟;黯淡宣纸,绘不尽父亲那深沉的爱。父亲出生于农村,从小就帮着爷爷奶奶干活。
日子匆匆过去,父亲也从一个稚嫩的少年变为了稳重的青年。他与母亲相爱结婚,我们家有四个孩子,子女四人偷走了父亲的大好年华。如今,父亲已年过半百。沧海桑田,望着如今白发苍苍的父亲,与那张老照片上稚气未脱、笑容满面的父亲截然不同。父亲很瘦,也不高,我却高高胖胖的。
在我还未出生时,父亲就开了家小卖部。早上八点开门,晚上十一点半回来,中午母亲就给父亲送饭吃。这小店一开就是二十来年,我在小卖部里长大,也学着帮父亲卖些东西,记些零账。有时,父亲会留我去看店,他自己骑个电动车去进货,每次进货都要老长时间。我渐渐地厌烦了,开始不愿再去店里。
父亲爱花,老家的院子里有一个花圃,里面种满了花,听母亲说那都是父亲种的。三四月的时候,月季和牡丹的甜味飘香十里。除此,父亲还在园子里种了草莓、水仙等。花盛开的时节,常常招蜂引蝶。父亲会仔细呵护他的花,就像呵护我们一样。有时母亲看店,父亲就带着我和弟弟去老家。也难怪父亲总爱在老家待着,他在这里长大,这里有他的花,也有一些独属于他的回忆。
不知何时,我与父亲的聊天记录却变成了转账记录。自我上初中起,我们很少再聊天了。父亲从不关心我学校的事情,小学的时候要开家长会,他甚至连我在哪一班都不知道。父亲只有高中学历,但他也关心我的学习。小学时,老师发的东西来不及打印,他会手抄一份给我,他的字不算好看,但很工整。听写时,他会全神贯注地给我念字词,可初中我便没再让他给我听写过了,有些字词他也开始不认识了……小学时他给我批改作业,常常很严厉和“刁蛮”,一个字写的明明是对的,被父亲画圈的理由就是写的不好看,我还常到母亲那里告状,现在想来可真幼稚呢。
可父亲爱我,他的爱是溢出来的。吃饭时,会往我的碗里多夹些肉,盛不过来;他给我转钱时,总要多出来十几块。
父亲与我的交谈越来越少,但他的爱越来越深沉。父亲不爱说话,也不善表达。有时父亲的一些观点我是很不赞同的,但我又能理解,因为他很少使用智能手机,其实不如说是不会用。总之,我讨厌他那落后的思想,但我感激他,谢谢他教育、抚育着我,给予我接触那些所谓高大上思想的机会。
伏案执笔,我写下:“父爱如山,深沉,热烈,绚丽。”
洛阳理工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教师魏娜点评
本文通过写父亲开商店、养花、辅导我学习等事情,道出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也能感觉到小时候“我”对父亲的依赖。可是当“我”慢慢地长大了,却觉得父亲落后了,跟不上“我”的节奏了,也与父亲疏远了。这也许是每个少年成长的必然经历,庆幸的是长大的“我”感悟到了“父爱如山”这四个字的重量。
摘自《第四届洛阳市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优秀作文集》中学卷
上一篇:忙碌的生活
下一篇:探寻宝藏河南,传承华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