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南,华夏之源
海燕
2024-06-17 17:13:30
0

大河之南,华夏之源

洛阳市第五高级中学高二(11)班 朱一青  辅导老师:盛泥花

 

泱泱华夏,悠悠河南。 ——题记   

“大河之南,天地之中。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誉有如此恢宏之称号,那么河南又谓之为何呢?

是梅尧臣笔下“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的平顶山;还是王世祯笔下“野塘菡萏正新秋,红藕香中过郑州”的郑州;亦或是刘克庄笔下“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的洛阳……云山苍苍,江海映日,如果说当代中国枝繁叶茂,那么河南之根就深固于地下。

雁归穴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早在4500万年前,河南这片土地就早已开始孕育人类的远祖了;50万年前,南召猿人在河南繁衍生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夏朝,也建立于此;人们所熟知的战国七雄中楚、韩、魏也与河南有不解之缘。除此之外,在河南建都的大一统王朝也不胜枚举,其中仅洛阳就已有十三朝之悠久。河南也是中国姓氏的主要发源地,上古八大姓氏中的姜姓正是起源于此……寻根问祖,见凭河南。这无不证明了河南的根基之壮大,文化之浓厚。

风吹麦浪: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俯视河南旷野,进入眼帘的是延绵不绝的村庄、破旧砖红的房顶和一望无垠的麦浪。每当有微风吹过,你会听到沙沙作响的妙音,好似画中平实的乡村和鸡犬桑麻活了过来。可也就是这太过平实的乡村,不知困住了多少河南人的步伐,但他们却凭自己之力为河南点缀星光。当烈日无情地笼罩着大地,下地干活的人们脊背上总会有成股流下的汗,在黝黑皮肤的衬托下闪出太阳的倒影,而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辞辛劳。正是如此,才支撑起中国粮食的四分之一,成为“中国粮仓”。

凤冲云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习近平总书记情系中原大地,寄予河南重望。河南不负重望,砥砺前行,把握时代机遇,并不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转化。河南洛阳的汉服文化可谓火遍大江南北,无数外地游客都奔赴洛阳,圆内心汉服梦。许多外国友人也被汉服魅力所折服,领略了中华文化之精深。如今走在洛阳的街头,似一览盛唐美景,一睹惊鸿盛宴。但河南绝不会止步于此,这只是为凤凰翱翔时所增添的羽翼,待羽翼丰满,河南定会一鸣惊人,长啸九天。

河南走向繁盛的每一步都是扎实的、不易的,大美河南终可“为人受得苦中苦,脱去褴衫换紫袍”,谱写光荣河南史,增添中国盛世颜!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级教师魏雪霞点评

该文立足河南厚重文化,用“雁归穴巢、风吹麦浪、凤冲云霄”三个意象串联全文,构思精巧,语言诗意,气韵灵动,引人遐思。

摘自《第四届洛阳市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优秀作文集》中学卷

有帮助
--
没帮助
--

相关内容

大河之南,华夏之源

2024-06-17 17:13:30

热门

烟火古今辉映 诗酒须趁年华 烟火古今辉映 诗酒须趁年华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18)班 王晓妍 辅导老师:魏雪霞 缘初起:同气连...
漫步洛阳,怦然心动 漫步洛阳,怦然心动洛阳魏书生中学九(3)班李昭苑 辅导老师:乔丽娜 三说过:“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
流过隋唐大运河的一滴水 流过隋唐大运河的一滴水洛阳地矿双语学校2021班 陈勃翰 辅导老师:聂黎莉 我是一片雪,轻柔地落在熊...
惊鸿一瞥,古都岁月 惊鸿一瞥,古都岁月洛阳市双语实验学校伊滨校区八(3)班杜纯锦 辅导老师:王梦迪 枯藤老树,流水小桥...
让书香浸润心灵 让书香浸润心灵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高一(5)班 刘雪纯 辅导老师:邵玫 棕褐色的木质牌匾上,白色...
生生不息,洛阳最美 生生不息,洛阳最美洛阳理工学院附属中学高一(15)班孙嘉胤 辅导老师:张云 行走在秋意的洛阳城中,感...
我是一滴洛河水 我是一滴洛河水洛阳理工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一(17)班 彭羽欣 辅导老师:杨 杰 我是一滴水,自九天而...
绝知此事要躬行 绝知此事要躬行洛阳市第三中学高二(2)班李忻芮 辅导老师:曲艳艳 司马光有诗:“若问古今兴废事,请...
洛阳礼赞 洛阳礼赞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20)班 宋俊鸽 辅导老师:李真真 踌躇许久,忐忑下笔,坦然地讲,我...
我是“中华第一龙” 我是“中华第一龙”洛阳地矿双语学校五(2)班 谭智文 辅导老师:杨柯楠 黑暗与潮湿笼罩着我周身,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