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豫
洛阳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19)班 侯梦瑶 辅导老师:介艳艳
春秋文化,秦砖汉瓦,年年花似锦,人杰地灵的土地,孕育出千年时光,九曲黄河,长江落日,河南人正在咿咿呀呀唱着豫剧。麦子与玉米的烂漫金黄,洛阳悠扬的驼铃与汴梁街市的花灯。一朵牡丹的幽香,将你带进中州之城,华夏之豫。
青云彩纹,飞檐高翘,亦是龙亭。龙亭虽与清园一墙之隔,却能带来真正古迹的清幽哀婉之感。这里是大宋宫室,曾以一百余年的时间,彻底将中国历史扭转了方向。从小便耳熟能详的宋朝故事不管是君臣之间被后世津津乐道的佚事,还是宣和画院走出的艺术珍品,在这里都历历在目起来,加之鹅毛大雪纷纷扬扬,悲切之意更是无法抵挡。
至此,我便来到了开封。银河飞流,不似人间,若出其里世无双;月华似水,花灯如昼,佳人笑语盈盈去;千年白驹,汴堤春柳,想应犹尚旧多情,不禁感叹好一个开封,好一座汴梁城。
远山如黛,晨雾霭霭。微光透过树叶,倾洒在土壤上,投下一圈光晕。抬眼便是“龙门石窟”四个大字。清风拂过,怀揣着无限的好奇来到万佛洞,一万五千尊佛像酝酿成了庄严寂静的氛围,虽因上千年的风雨侵蚀而面目全非,却透露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穿越千年,璀璨文明,历经风霜。熙熙攘攘的人流,明明暗暗的灯火,洛邑古城,沿河十里,从古至今,长长久久。对面即是灯市,远远望去,千盏灯如同漂浮在天河上的皓月繁星,光华灿烂,融融如海。路边的牡丹重重叠叠,开着万家灯火,开着喧嚣人间,开着亘古不变的盛唐梦。
这里就是洛阳,是那柳风轻轻飞,春色朝朝,好娟秀飘逸的洛阳;是那苍山莽莽兮,群山巍巍峨,行天地而凌万物的洛阳;是“花开花落二十日”,锦盛繁荣的洛阳;也是那“断肠东风落牡丹”凄迷哀婉的洛阳。
人潮鼎沸,灯红酒绿,“二七塔”在晚霞点点之下巍然耸立,高大胜过想象。塔底之下人流穿梭不息,十字路口一片车水马龙。走近其塔体,那庄严肃穆和历史留下的厚重感跃然眼前。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河南,郑州,是轩辕故里的遗踪熊国之墟,是伏羲牧野的叠嶂层峦,是嵩山少林的佛光刹影。华夏龙根上镌刻的山河漫漫,即为郑州。
“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那温柔的,那葱郁的,那明亮的,那清湑的,是那一眼万年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华夏之豫在我心中永远绽放。
洛阳市第八高级中学教师肖晨风点评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承载着黄河儿女的亲情、眷恋和回忆。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作者选取了开封、洛阳和郑州三座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将家乡河南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如今的万家灯火巧妙地展现于笔端,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摘自《第四届洛阳市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优秀作文集》中学卷
上一篇:爱的低语
下一篇:行洛城一隅,悟大美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