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洛大地,潮涌千年文脉;龙门山色,辉映墨韵书香。自2020年洛阳市首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暨河洛校园小作家选拔赛启幕,这场文化盛事已历五载春秋,届届文学新蕾朵朵绽放,第五届《获奖优秀作文集》(小学卷、中学卷),也已经汇编出版了。从小学三年级的纯真笔触,到高中生的深邃思考;从对家乡美食的细腻描绘,到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探寻,每一篇作品都是少年心灵的真诚袒露,每一段文字都是时代精神的生动映照。愿这些带着墨香的文章,能让更多人触摸到城市的心跳,也让每个孩子在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
豫州奇遇记
洛阳市西工第二实验小学六(1)班 苏奕心 辅导老师:刘畅
河南省古时称豫州,一个让我亲切而又自豪的地方,这里有我的家乡洛阳,我为身为一个河南人感到骄傲。
“在下姓张,字仲景,请问阁下是?”“张仲景!”我一晃神,看见面前站着一位五六十岁的老者,他头戴丝巾,目光炯炯有神地看着我,显得极为肃穆和庄重,身着素衣,挺拔大方,如同直立的坚松。难道我穿越了?我赶紧还礼:“先生好,晚辈姓苏,您叫我小苏就行了。我是河南洛阳人。”“河南是何地?”“就是豫州,先生,我们都是豫州人啊!请问先生要去何处?”先生回答:“我要回我的茅舍,小苏可与我前去?”我欣喜若狂,想看看古时的豫州是怎样的,便跟着他走上了街道……
我们来到了一片田野,我望见了一个类似“犁”的器具,便问道:“先生,那个田里的器具是什么?”张仲景答道:“那是三脚耧车,只需两人一牛便可快速播种。”我十分惊奇,这样精妙的发明竟然这么早就被人们用于农业生产。先生继续说:“不仅如此,同为我们豫州人的张平子(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可以预测地震的方位。华夏始祖黄帝发明了司南(指南针),可以为人们辨别方向。”我们一边走一边说,张仲景先生的话让我惊叹不已。原来,古老的河南竟有着如此惊人的成就。
我们来到张仲景先生的家,对坐饮茶。先生向我介绍了许多关于中医的知识。我问仲景先生:“先生,您认为未来的豫州是什么样?”先生沉思了一阵,笑着说:“豫州未来一定粮草充足,国泰民安,人民身心健康。”我看着兴奋的仲景先生,不禁说道:“先生,其实我就来自千年之后的豫州,现在的河南就是这样,您说得一点也不错!如今的河南人民健康长寿,治病也方便了许多,还可以线上问诊,不用行远路,坐在家中就能看病。河南的农业也十分发达,我们有洛阳生产的东方红拖拉机,不用人工操控就能日种百亩地。洛阳人还登上了天宫……”“天宫上面有嫦娥仙子吗?有月宫吗?”“这些虽然没有,但是有我们的老乡,他叫陈冬,乘坐火箭登上太空,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张仲景听着我的讲述,眼神变得炽热,闪着光芒。“我以后有了时光机,一定来接您去看我们的科技发展……”我还没说完,忽然耳边传来一阵闹铃的声音,原来是一场梦啊。
我一跃而起,望向窗外,还是那可爱熟悉的家乡。回想起刚才的梦境,我的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我们河南人就是这样,自始至终都敢于创新,从农耕到全自动化,从中医到现代医学,从司南到登月,无一处没有河南人的影子。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河南人逐光而行,使河南日新月异,让河南熠熠生辉!我为我身为一个河南人感到骄傲!
洛阳市未来小学老师耿盈点评
这是一篇想象文,小作者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张仲景进行了一次丰富多彩的旅行。文章中的见闻描写得很真实,让人身临其境,又通过这样的手法把作为河南人的自豪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摘自《洛阳市第五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