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洛大地,潮涌千年文脉;龙门山色,辉映墨韵书香。自2020年洛阳市首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暨河洛校园小作家选拔赛启幕,这场文化盛事已历五载春秋,届届文学新蕾朵朵绽放,第五届《获奖优秀作文集》(小学卷、中学卷),也已经汇编出版了。从小学三年级的纯真笔触,到高中生的深邃思考;从对家乡美食的细腻描绘,到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探寻,每一篇作品都是少年心灵的真诚袒露,每一段文字都是时代精神的生动映照。愿这些带着墨香的文章,能让更多人触摸到城市的心跳,也让每个孩子在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
一枚秋叶游洛城
洛阳市航空实验学校八(6)班康丁元 辅导老师:方燕
我是龙门香山白园的一枚秋叶,与乐天相伴,与卢舍那大佛为邻。
一日,风乍起,我抖落秋的尘缘,决意到洛阳城中看一看。
我与风同行,来到一条干净整洁的人行道。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叶子浓稠,夏天似乎还留在这里。我一路北上,来到一个规模宏大的公园——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穿过正对大门的一座桥,眼前便是粉黛朦胧的乱子草,妩媚多娇。左边的林中,树木萧然挺立,落叶堆积如厚毯,已提前预备过冬。而右侧,竟是一片绿色茂林。不敢相信,同一个时空,宛如两季。再向前,湖水平静,荷叶挺立,有人正望着水面莲蓬。巨型的牡丹造型花绽放在湖中,色彩鲜艳,笑傲群芳。飞鸟带来一丝微风,我贪婪地呼吸着大自然的清新,轻松地旋转着、跳跃着、舞蹈着。
记住这一片新奇,我向灯火辉煌的北方飘去。我听闻,那里是应天门。这个呈“凹字形”的巨大建筑群,有着“天下第一门”的响亮名号,曾在央视中秋晚会璀璨的舞台上为洛阳代言。
它静静地矗立在洛阳城的中心,宛如一座不朽的丰碑。那高大而厚重的城墙,仿佛是它坚强的脊梁,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厚重。城墙之上,楼阁错落,飞檐如翼。飞檐的尖端挂着一串串铜铃,微风轻拂,铜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应天门的大门,朱红色的漆面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门上镶嵌着一排排金色的门钉,整齐而庄重,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星辰。大门两侧,立着威武的石狮子,它们目光炯炯,威风凛凛,守护着这座神圣的大门。
我被风带进应天门,那一刻,仿若踏入了一条神秘的时光隧道。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广场上铺满了青石板,每一块都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夜幕悄然降临,华灯初上,柔和的灯光倾洒在应天门上,为其勾勒出古朴庄重的轮廓。我静静地和它对望,似乎看到昔年绝美的大唐。放眼望去,周围街道纵横交错,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东西南北,高楼林立,尽显现代洛阳的繁华。恍惚之间,一道光从身上掠过,刹那间我竟已置身于繁华的盛世大唐。
华丽、丰润、圆领,这莫不是唐代的服饰?我随一阵飒爽凉风,冲进前方的街道,叫卖声络绎不绝,妇女牵着儿童在小摊前挑选着。折扇、牡丹酥、发簪,各色商品琳琅满目。旁边一块空地上,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密不透风,神奇有趣的杂技令人回味无穷。
我正想与唐俑一同穿越巡游神都花城,又被风相携至洛阳城核心——天堂明堂。啊,在这儿,“李白”与游客对诗,“西域公主”即兴起舞……“观唐盛宴”,令人拍案叫绝。
一声嘹亮歌声起,旅人趁月行,我且与旅人共赏月,被风吹拂至洛邑古城。与各个朝代的佳人、学士、武侠并肩而立,看舞台上的蹴鞠表演,听楼宇内河洛大鼓和豫剧的悠扬唱腔。
夜色渐浓,烟火人间,市井繁荣。祈愿未来,神都风姿,异彩纷呈。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张启敬老师点评
文章以一枚秋叶的视角,巡游了整个洛阳城,构思巧妙,饶有新意。本文选取了洛阳城典型景点进行描绘,表现了洛阳城的古朴、美丽、繁华。本文剪裁得当,匠心独具,是一篇好文章。
本文摘自《洛阳市第五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