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洛大地,潮涌千年文脉;龙门山色,辉映墨韵书香。自2020年洛阳市首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暨河洛校园小作家选拔赛启幕,这场文化盛事已历五载春秋,届届文学新蕾朵朵绽放,第五届《获奖优秀作文集》(小学卷、中学卷),也已经汇编出版了。从小学三年级的纯真笔触,到高中生的深邃思考;从对家乡美食的细腻描绘,到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探寻,每一篇作品都是少年心灵的真诚袒露,每一段文字都是时代精神的生动映照。愿这些带着墨香的文章,能让更多人触摸到城市的心跳,也让每个孩子在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
诗意润中原
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七(21)班 张翔涵 辅导老师:李允祥
大河之南,天地之间。河南这片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土地,宛如一幅缓缓展开的历史长卷,每一笔都镌刻着辉煌与沧桑,记载着华夏文明的脉络。说到河南,就不得不说源远流长的诗文化。中华五千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他们或许出生在河南,或许旅居河南,但他们都做了一件同样的事——用诗歌描绘河南。
有“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诗仙”李白。他潇洒不羁,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客居河南洛阳时,写下“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圣”杜甫。他忧国忧民,善良纯朴,身世飘零,壮志难酬。他出生于河南巩义,游历洛阳龙门之时,写下“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
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魔”白居易。他早年激进强硬,耿介不屈,晚年知足随缘。他出生于河南新郑,在济源写下“济源三临泛,王屋一登攀”。
有“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的“诗佛”王维。他淡泊名利,聪明好学,精于音律,与世无争。他出生于山西运城,在平顶山市写下“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七绝圣手”王昌龄。他光明磊落, 表里如一,重情重义。于开元八年居于河南嵩山学道,写下“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有“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的“诗隐”孟浩然。他满腹才华,为人耿直,疾恶如仇。开元元年,去洛阳求仕写下“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诗鬼”李贺。他出生于洛阳宜阳,生长于中原大地的他,诗作常融入河南的山川风貌与历史底蕴,为河南的诗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神秘一笔。
有写下“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的“樊川居士”杜牧。他性情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在商丘写下《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有“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的当代诗人魏巍,他在战火中成长,在战火中进步,纯真又热烈。他出生于河南郑州,写下《谁是最可爱的人》和《黎明的风景》。
他们或豪情激昂,或心忧天下,或静谧淡泊,但他们在中原大地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既是华夏诗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代表着中原文化的高度。
现在的河南每年都在规划与建设,一切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未来,河南将继续传承诗文化,让河南的科技和人民的精神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将诗意浸润中原大地,用诗歌凝聚奋进力量!
洛阳市第八高级中学肖晨风老师点评
文章通过列举众多著名诗人在河南的创作经历,生动展现了河南深厚的诗文化底蕴。对每位诗人的特点及诗作的介绍清晰准确,让读者能深刻感受到中原大地在诗歌领域和历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摘自《洛阳市第五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