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洛大地,潮涌千年文脉;龙门山色,辉映墨韵书香。自2020年洛阳市首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暨河洛校园小作家选拔赛启幕,这场文化盛事已历五载春秋,届届文学新蕾朵朵绽放,第五届《获奖优秀作文集》(小学卷、中学卷),也已经汇编出版了。从小学三年级的纯真笔触,到高中生的深邃思考;从对家乡美食的细腻描绘,到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探寻,每一篇作品都是少年心灵的真诚袒露,每一段文字都是时代精神的生动映照。愿这些带着墨香的文章,能让更多人触摸到城市的心跳,也让每个孩子在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
河南人的骄傲——白居易
洛阳市零一四学校六(3)班 刘佳怡 辅导老师:胡志霞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两句诗分别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长恨歌》。这两首诗描写细腻,感人至深。此外,白居易还写过许多流传至今的诗歌名篇,如《秦中吟》《新乐府》,这些诗揭露了社会矛盾,反映了人民疾苦。
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五六岁便开始作诗,9岁时对诗的声韵就非常熟悉了。他母亲是一位慈爱、严格又有文化的妇女,担任白居易的启蒙教师。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她总是拿着诗书教导儿子。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也有偷懒的时候。这时,母亲不去打骂他,而是讲道理,督促他把漏下的学习任务一点一点补上。
就这样,白居易渐渐养成了勤奋学习的好习惯。有一次,他拿着自己的几首新作,来到在当时很有名望的诗人顾况府前。顾况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名帖,等他一翻开,眼睛就像被磁石吸住了,禁不住韵味十足地吟诵起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好!好!能写出这样诗句的人,想在任何地方住下去,都不是难事。快请进,快请进。”
顾况看到写诗的人竟然是一位少年,就高兴地与他谈起作诗来,他们不知不觉就谈到了天黑。这一年,白居易才16岁。
从此,这个会写诗的少年天才的名字一下子在长安城传开了。白居易写的诗生动流畅,连不识字的普通老妇也能听懂。可是谁能想到他哪是什么天才,他学写诗花了多大的心血啊。
成名后,白居易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也变得更优秀了。晚年,他在洛阳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十几年,并葬在了龙门石窟旁。
洛阳市第三高级中学老师姚媛媛点评
本文围绕白居易与河南的关联展开,突出他身为“河南骄傲”的身份,选题具有地域文化价值。文章从白居易的人生经历层层递进进行描述,结构清晰。巧妙引用诗句,并结合“顾况评诗”的历史典故,增强可信度和趣味性。通过“母亲教导”等细节描写,传递白居易勤奋的精神品质,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
本文摘自《洛阳市第五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