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洛大地,潮涌千年文脉;龙门山色,辉映墨韵书香。自2020年洛阳市首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暨河洛校园小作家选拔赛启幕,这场文化盛事已历五载春秋,届届文学新蕾朵朵绽放,第五届《获奖优秀作文集》(小学卷、中学卷),也已经汇编出版了。从小学三年级的纯真笔触,到高中生的深邃思考;从对家乡美食的细腻描绘,到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探寻,每一篇作品都是少年心灵的真诚袒露,每一段文字都是时代精神的生动映照。愿这些带着墨香的文章,能让更多人触摸到城市的心跳,也让每个孩子在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
在古诗中“豫”见河南
洛阳市东升一小六(5)班 任怡霏 辅导老师:李莎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耳熟能详的诗出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河之洲”竟然就在河南。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南不仅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更是《诗经》《楚辞》等诗词典籍的孕育之地。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诗词里的河南,探寻千年文化之美。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清晨的阳光穿过山间的枝丫,投下斑驳的光影,山间的风儿轻轻吹拂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跟随王维的《归嵩山作》,我来到了中岳嵩山。古老的嵩山形成于36亿年前,堪称万山之祖。它是世界地质公园,完整地露出35亿年以来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地层层序清楚,构造形迹典型,被地质界称为“五代同堂”,是一部完整的地球历史石头书;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人文景观众多,计有十寺、五庙、五宫、三观、四庵、四洞、三坛及宝塔270余座,是历史上佛、儒、道三教荟萃之地,更有举世闻名的少林寺坐落其间。漫步山间,春来山花烂漫,秋至层林尽染,登上峻极峰,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油然而生。
“百业兴盛万国朝,春光秀丽柳丝娇。惠风和畅清明至,大众摩肩涌汴桥。”清明上河园是以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北宋都城汴梁(现名开封)的市井生活和古代娱乐为题材的仿古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中的建筑严格遵循了宋代的《营造法式》建造,其色彩组合以灰、白、黄、茶、赭为主,建筑以青瓦、黄墙、赭红或茶色木结构的形式为主,生动地再现了往昔东京城中的繁华景象。进入清明上河园,我们就像置身于张择端笔下的汴梁盛景之中,“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
“龙门石窟千年存,石壁间雕塑奇纷。佛像金身闪光耀,洞窟中香火绵延。山水交融成胜景,奇峰秀石尽显神。壁画绘就神仙境,古人智慧流溢真。”华灯初上,龙门石窟灯火如昼,万物可亲。白天的龙门石窟人文之美让人意犹未尽,夜游独属于龙门石窟的文化情调,其曼妙同样不减分毫。走进龙门石窟,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而温润,每一步踏上去,都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宾阳洞、万佛洞、 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一路走来,这里佛龛洞窟里的每一尊佛像都仿佛有了生命,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白天颇具震撼的卢舍那大佛,在夜晚灯光的照耀下变得越发恬淡、慈祥,神秘感十足。龙门的夜,让人沉醉,惹人流连忘返。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华史。河南的文化底蕴和诗意之美,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灿烂辉煌。
洛阳市零一四学校老师胡志霞点评
这篇文章以河南的历史文化和诗词为线索,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历史背景,展现了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独特魅力。文章语言优美,结构清晰,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深刻解读。在描写景点时,若能加入更多个人的感受和思考,就可以增强情感层次。
本文摘自《洛阳市第五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