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洛大地,潮涌千年文脉;龙门山色,辉映墨韵书香。自2020年洛阳市首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暨河洛校园小作家选拔赛启幕,这场文化盛事已历五载春秋,届届文学新蕾朵朵绽放,第五届《获奖优秀作文集》(小学卷、中学卷),也已经汇编出版了。从小学三年级的纯真笔触,到高中生的深邃思考;从对家乡美食的细腻描绘,到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探寻,每一篇作品都是少年心灵的真诚袒露,每一段文字都是时代精神的生动映照。愿这些带着墨香的文章,能让更多人触摸到城市的心跳,也让每个孩子在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
船城三味,一往情深
宜阳县红旗实验学校九(1)班 赵嘉祥 辅导老师:王静
爱上一座城,或是因为她的磅礴壮观、气势恢宏,或是因为她的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更或是因为她静谧祥和的晨曦触动心灵。我想,我所爱的家乡宜阳,这座被称为“船城”的地方,正是如此。
船城的味道中有一味使我纵享山水——洛水昌谷。
洛水昌谷,因唐代著名诗人李贺而闻名,这里有昌谷先生的一生,悠悠的洛水河畔映照着他的才情,而他的诗篇也赋予了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这里,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徒步向纵深处前行,寻访“精灵屋”,穿过斑驳的铁轨,临近“约克镇”,择一片芳草地露营,沐浴在柔美的秋日中。遥望灵山寺,恍惚间,寺院中悠长的钟声,仿佛把我带至时光隧道,与踌躇满志、年岁方盛的昌谷先生不期而遇,感知晚唐烟云,领略中州河南的人文味。
船城的味道中有一味使我唇齿留香——凉粉汤饺子。
每逢家人团聚,外婆总是喜欢各种张罗,一家人制作凉粉汤饺子的画面使我记忆犹新。
先是选取适量淀粉加入清水,按照一比六的比例搅拌均匀,围绕在外婆旁边的我看得不亦乐乎。之后将它放入锅中,煮沸后用擀面杖顺时针不停搅拌,直至锅中有大泡后关火,倒入盆中,冷却后便得到一盆色泽饱满、晶莹剔透的凉粉坯子。
和面、调馅儿、擀饺子皮……外婆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紧接着,一家人围坐一起,有说有笑地包起饺子。窗外寒风凛冽,屋内热气升腾,一碗外婆牌凉粉汤饺子,汤鲜味美,凝聚的是幸福,是温暖,是老家河南的亲情味。
船城的味道中有一味使我魂牵梦萦——静坐听雨。
锦屏山下,洛河水畔,依山傍水的船城多烟雨,可谓一雨醉众人。大雨滂沱中见毅力,细雨蒙蒙中显柔美。一闪而过的雨调皮有趣,连绵不绝的雨氤氲多情。
船城的雨,有北方的粗犷,亦有南方的秀美,不猛不烈,不忧不郁,恰到好处。嗅着雨中弥漫的清香味,静坐窗台,临河而观。迷蒙的天幕下,孕育着新生的力量,关于诗情,关于画意,更关于富美河南的风物味。
我爱河南,因味而爱。此味共三:一为人文味,二为亲情味,三为风物味。这味醇厚绵长,令人回味无穷。
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张兆锋点评
因为一种味道,爱上一座城,这味儿中也包含着一段记忆,一种情绪。本文作者选取赏洛水昌谷、品凉粉汤饺子、静坐听雨三个场景,感受到的是独特的人文味、亲情味、风物味,让读者在品味其醇厚绵长的同时,更受到美的熏陶,这也是小作者的匠心所在。
本文摘自《洛阳市第五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