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洛大地,潮涌千年文脉;龙门山色,辉映墨韵书香。自2020年洛阳市首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暨河洛校园小作家选拔赛启幕,这场文化盛事已历五载春秋,届届文学新蕾朵朵绽放,第五届《获奖优秀作文集》(小学卷、中学卷),也已经汇编出版了。从小学三年级的纯真笔触,到高中生的深邃思考;从对家乡美食的细腻描绘,到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探寻,每一篇作品都是少年心灵的真诚袒露,每一段文字都是时代精神的生动映照。愿这些带着墨香的文章,能让更多人触摸到城市的心跳,也让每个孩子在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
茶楼夜戏
洛阳理思实验学校六(3)班 王子瑜 辅导老师:蒋铭铭
“好!好!”“再来一个!”……台下的欢呼声此时达到了最高潮,小孩、大人、老人都奋力地鼓着掌,一时间,所有人都沉浸在欢笑的海洋中。
这是暑假在四川的一晚。听到今晚要去看戏,我心中十分期待。窗外,下着蒙蒙小雨,但依旧阻挡不了我的热情。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看戏的地方,一进院子,古色古香的茶楼便将我环抱。院子中有两棵苍翠欲滴的松树,在雨水的浸润下洋溢着生机。抬头往上望,铺着灰瓦的檐角高高翘起,挂有一盏大红宫灯,在黑夜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庄严。
转过一个弯,主场地便展现在眼前:一把把竹椅整齐摆放,小圆桌上摆有茶水、零食。此时场上已经聚集了许多人:有个老太太披着大围巾,与一旁的人闲聊;小孩子们三五成群,在茶楼里你追我赶,太调皮了;这边的老爷爷则端起盖碗茶,用嘴轻轻吹了口气,随后小心地抿了一口,发出一阵赞叹;我也学着大人们的样子,坐在竹椅上摇着腿,顺手在盘子里抓起一把瓜子,同时眼睛牢牢盯着戏台,暗暗期盼,快点开始吧。
似乎是应了我的话,全场灯光渐渐暗淡,喧闹的观众也安静下来。首先表演的是皮影戏,灯光闪烁,聚焦向了舞台中央。表演的老师躲进一块透光的屏风后面,他们的手指变化着、舞动着,犹如一位舞者,轻盈地在台上跳跃;还像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翻飞,扇动着翅膀。他们的手法出神入化,一会儿是小猫捕鱼,一会儿又是白兔采蘑菇……看得我是起了劲地鼓掌。台下的观众无不为之叫好。
紧接着是吐火与变脸。只见一位丑角打扮的人威风凛凛地走了上来,他抖了抖披挂,伴着唢呐与锣鼓声,又唱又演,忽然,他身子一僵,船形的鞋尖往上一伸,手抹了一把胡子,嘴一张,吐出一道尖细而炙热的明黄色火焰。我不由屏住呼吸,张大了嘴巴。就在我惊叹之时,他竟走到了我身边,中指与食指并拢,点点我的肩,又点点他的脸。我疑惑万分:他要干什么呢?我紧张地伸出手,轻轻一碰,就在这瞬间,他原来黑金色的脸谱变成了蓝绿色的脸谱。顿时,场上爆发出了震天动地般的欢呼声,所有人的脸上都溢出对演员的敬佩。人们不停鼓着掌,手都拍红了,却觉得还是不够热烈。霎时间,整个世界好像只剩下了喝彩声、掌声、欢呼声……这一夜,我与家人欣赏了很多有趣的戏剧,品尝了当地盖碗茶,甚是开心。而这些精彩绝伦的节目也带给我了一些思考,传统技艺需要我们把它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洛阳市零一四学校老师胡志霞点评
本文选材新颖,描写细致入微,画面感强。语言贴近生活,充溢着人间烟火的质朴美。文章重点写了“皮影戏”“吐火”“变脸”等传统文化表演,充分表现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赞美之情,也突出了传统技艺需要我们把它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主题。
本文摘自《洛阳市第五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