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洛大地,潮涌千年文脉;龙门山色,辉映墨韵书香。自2020年洛阳市首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暨河洛校园小作家选拔赛启幕,这场文化盛事已历五载春秋,届届文学新蕾朵朵绽放,第五届《获奖优秀作文集》(小学卷、中学卷),也已经汇编出版了。从小学三年级的纯真笔触,到高中生的深邃思考;从对家乡美食的细腻描绘,到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探寻,每一篇作品都是少年心灵的真诚袒露,每一段文字都是时代精神的生动映照。愿这些带着墨香的文章,能让更多人触摸到城市的心跳,也让每个孩子在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
我的拿手好戏
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东校区六(5)班 陈昱均 辅导老师:吴倩楠
我是一个对舞蹈怀揣着炽热之爱的女孩,那时我听到关于舞蹈最多的话就是“舞蹈生的苦是语言表达不出来的”。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这句话的意义之深。
4岁那年,我踏上了舞蹈之路。但幼年的我,极其讨巧且散漫,在舞蹈课上,一直处于“浑水摸鱼”的状态。老师让踢腿100个,我却在心中暗想:“反正老师也不知道,我就给自己打个优惠吧,打八折还是七折呢?算了,对半砍吧……”搬腿时,别人都在努力,我却与同学聊天,这让我的基本功非常不扎实。
6岁时,我终于意识到了基本功的重要性,于是从天天不练到一周三次,我的能力提升了很多,也得到了从中班升到高级班的宝贵机会。入班考试时,放眼望去都是体态优美、步伐自信的学姐们,让我倍感压力。虽然我是中班的“翘楚”,但是此时我才知道一山还比一山高的道理。最终,我以“吊车尾”的成绩进入了高级班。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要坚持、要拼搏、要逆袭,要如破茧的蝴蝶般绽放光彩!
而这样的坚持,在暑假游玩与舞蹈集训中,又显得“左右为难”。妈妈说,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她可以理解。也正是她的宽容,让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集训。
集训的第一天,我卡着点进了舞蹈教室,没想到的是,全班除了我,其他人都已经在练功了,早到的同学甚至已经做完一整套基础练习了。我还在发呆的时候,老师威严的声音响起:“来,所有人来撕腿。”
我顿感不妙,心里仿佛有个小鼓“咚咚咚”敲着。“好,这个位置,数50个数。”“1,2……50!好了老师!”
“你怎么数那么快?再数50个数!”“……”
那次撕腿是我绝对忘不了的,那种痛甚至会让你有想放弃的念头,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一颗颗往下掉,浸湿了舞蹈垫。而在我回头想寻找同学心理安慰的时候,他们却似乎习以为常,看不出一点痛苦,更别说流泪了——原来这就是语言无法表达的苦。当我以为自己足够努力且沾沾自喜的时候,更优秀的一群人就站在我身边。
11岁那年,我第一次在舞台上表演原创敦煌舞和原创傣族舞,五彩的灯光配合着柔和的音乐,给舞台上翩翩起舞的我戴了一层如钻石般的光环。我脑海里翻腾回忆,集训的点点滴滴,撕腿落下的每一行泪水,那些珍贵的回忆便如电影胶片般一帧帧浮现于眼前。而这些痛苦的记忆、严厉的老师、优秀的同学,铸就了更为自信的我,让我战胜舞台的恐惧和紧张,赢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原来,这就叫收获。
你看,这就是我的拿手好戏:苦中作乐的性格,自信好学的秉性。当然,还有不想输给任何人的舞姿!
洛阳市未来小学老师耿盈点评
本文的语言十分有趣,前后对比让人能感受到“拿手好戏”得来的不易,文中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特别是心理描写,突出了自己学习“拿手好戏”的情感变化。习作层次丰富,内容详略得当,是一篇精彩的文章。
本文摘自《洛阳市第五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佳作》
上一篇:学古筝让我的生活更美好
下一篇:我心中的柿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