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河畔,绵绵文脉
栾川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8)班 崔译丹 辅导老师:张一笑
抚平记忆的斑驳,在历史的余烬中寻觅,悠悠河畔,载起千年行舟;绵绵文脉,延续华夏风骨。寻一抹静谧,在黄河之畔,探访人文古迹,在华夏源头回味历史甘甜。探黄河之韵,展河南之彩,品华夏之魂。
我漫游于黄河之畔,捻一缕黄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壶口之水喷涌而出,成为历史的泉眼。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那年,天昏地暗,炎黄之战,旌旗猎猎;那年,钟鼓齐鸣,大唐开元,盛世繁华;那年,麦田金浪,微风轻拂,阡陌交错。在这里诞生了半坡文化、殷墟之址、红山文明……历史的墨迹毫不吝惜地在河南洒上一笔,绘出波澜壮阔的画卷,绵远悠长。
我启程于人文的源地,轻轻地抬起双手,感受着和煦的微风,在炎炎夏日,不减的是人文的浪漫。始祖伊尹曾在这里休憩,背靠山头,万籁俱寂,吟一首长曲,奏一首长歌,回荡在山间河谷,激荡在我的心中,洋溢在微风河畔;移步君山之险,登于山巅,“半山居雾若带然”,山间清芬洋洒在道教的润泽下。叩首冥想,虔诚,是对美好的追求;祈福庙宇,尊敬,是对清净的向往;观王屋山之盛况,“大智若愚”,王屋山坐落于济源,平原山河间,巍然矗立,大愚曾移此山,坚忍不拔,奋斗拼搏的精神一直延绵于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我站在山脚之下,品味独特繁华。
我穿梭于时空的长河,行走于开封,人来人往,品味张择端之作《清明上河图》的盛况,沉浸于昔日繁华。今日开封也焕发出别样的光彩,泛舟河道黄河之水滋养了千万的开封人民,如今的开封高楼林立;行走于洛阳,昔日战火的纷乱,“城春草木深”,已成了千帆竞过的文化古都,“不夜城”是它的名片,释源是它的底蕴,古邑街是它的繁华;行走于新郑炮火下,它已然成了如今交通的枢纽、经济的动脉,刀光剑影下,它早已浴火重新焕发新的转机,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我在河畔眺望,抚摸着岁月的厚重,滔滔河水激荡在心间,盛世如愿,在静谧岁月中,河南正以崭新的姿态面对世界,行走河南,行之华夏。
畅游于河南的广阔天地,历史的余温迸发在心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河南载起千年行舟;“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河南延续绵绵文脉,传承华夏风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未来河南将一展其彩,凝聚华夏之魂,名垂史册。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级教师田惠莉点评
本文语言文白交杂,优美典雅,娓娓道来。河洛人民奋斗不息的精神、河洛大地厚德载物的美景、中原文化的源远流长都喷薄而出,一一罗列在读者眼前。文笔简约不简单,功力深厚。
摘自《第四届洛阳市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优秀作文集》中学卷
上一篇:奏酒香风韵,绘古色风华
下一篇:我读诗词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