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风骨根,华夏文明源
洛宁县长虹中学九(6)班 雷一婷 辅导老师:张倩倩
远古的火种,点亮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河南,是最早的中国。穿越时光,文明的声音,诗人的吟诵,无数声音在河南这片土地交织回响,奏出河南曲,谱写华夏章。
当你走进河南,穿梭于各个景点挥洒汗水时,那片隐匿在古迹中的魅力光芒才真正散射出来。
河南因独特的地理环境,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当走进龙门石窟,于卢舍那大佛脚下,你会相信佛的神力,此佛以武则天为原型,端坐那里注视四方,神色宁静和平,给人以广阔之感。人的渺小与她相比不值一提,可这出于人的真迹,更令人赞叹背后智慧的结晶;当走进殷墟——甲骨文的发源地,于一件件古物之下,欣赏青铜礼器的古朴淳厚、玉器的淡雅玲珑,在车马坑遗址,领略3000年前气势恢宏的马车,你会被博大精深的殷墟文明而震憾;当你走进少林寺,绿瓦红墙,千年古刹,一座建筑群就是一个艺术宝库,飞梁画栋,层层叠叠。这些木质建筑不用一枚铁钉,稳稳妥妥地把一座建筑支撑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藏经楼里,不知又存藏着多少古人笔迹。千年风云变幻,依然无法改变这座古寺的颜色。
历史悠久的河南,古代名人数不胜数。张仲景、老子、刘协等古代名人均出自河南,他们在这广袤的土地上,镌刻了最古老的文字,最初的商业文明,创造了河南文化,丰富了中华历史。
不仅如此,河南也可称为吃货的天堂,在严冬之际,来上一大碗色泽鲜美,口感丝滑,汤汁浓郁的烩面,仿佛浸泡在温暖的阳光之下,一天都充满了活力,用上好的羊骨,煮五小时以上,再用大火猛滚,小火煲,放上配料,一碗羊肉汤就做好了;胡辣汤酸辛可口,喷香四溢,成为河南人心里的味道。
河南,文化才是流量密码。如果火一次是运气,火两次是巧合,那河南文化多次出圈,绝对是用实力说话。2021年春晚的《唐宫夜宴》引起全国关注,火爆出圈,随后的《洛神水赋》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再到如今省运会的爆红,河南一次次给人以震撼。以文化复兴为突破点,用民族歌舞的形式重新诠释河南文化,实现了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双赢。
是风,吹开了黄河情长,奔向绵绵的诗意和远方;是云,摇拽了山巅四时,勾绘出大美中华的气与势;是河南,绽放了文化风骨之花,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洛阳市孟津区第一高级中学教师王冬点评
文章以时间为序,从古至今,从名胜古迹、美食、文化三个方面展现了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河南风骨根,华夏文明源的主题。结构清晰,语言流畅、典雅,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作为一名河南人的骄傲与自豪。
摘自《第四届洛阳市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优秀作文集》中学卷
上一篇:美丽石井
2024-06-28 10: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