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洛大地,潮涌千年文脉;龙门山色,辉映墨韵书香。自2020年洛阳市首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暨河洛校园小作家选拔赛启幕,这场文化盛事已历五载春秋,届届文学新蕾朵朵绽放,第五届《获奖优秀作文集》(小学卷、中学卷),也已经汇编出版了。从小学三年级的纯真笔触,到高中生的深邃思考;从对家乡美食的细腻描绘,到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探寻,每一篇作品都是少年心灵的真诚袒露,每一段文字都是时代精神的生动映照。愿这些带着墨香的文章,能让更多人触摸到城市的心跳,也让每个孩子在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
逐光而行,绘写更加出彩的河南
洛阳市天津路小学五(3)班 孟凡智 辅导老师:任秋霞
在时光的长河中,河南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以其独有的方式诉说着过往与未来。2024 年,当我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回望与展望,我心目中的河南人,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名字,也是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身影。
医圣张仲景:仁心仁术,泽被后世
张仲景,一个名字,一段传奇。他是河南南阳的骄傲,更是中医药文化的瑰宝。他著成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被誉为“医圣”。张仲景不仅以其精湛的医术救治了无数病患,更以其高尚的医德,成为后世医者学习的楷模。他教会后来者,医者当以仁心仁术,悬壶济世,泽被后世。
在我心目中,河南人就像张仲景一样,拥有着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他们不畏艰难,敢于面对挑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大医精诚”的内涵,不仅在医疗领域发光发热,更在各行各业中展现出河南人的风采与担当。
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古代河南人的精神令人敬佩,现代也一样。那就是人们共同建设的“红旗渠”。
林州是一个干旱地区。为了解决严重的缺水问题,县委经过考察、设计,决定带领全县人民动工修渠,把漳河水引进林县,让林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就这样,全县人民勒紧裤带,在县委的带领下,苦战10年,硬是在巍巍太行山的悬崖峭壁、险滩峡谷中挖出了一条“人工天河”。
红旗渠的修建,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更造就了红旗渠精神。他们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不仅激励着河南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创造出奇迹,更成为新时代河南人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洛阳市芳林路小学老师胡利双点评
文章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细节描写和典型事例的选用很好。作者选用了历史人物张仲景和红旗渠精神这两个典型事例,成功地展现了河南人的坚韧不拔和自力更生的精神。但原文的结构略显松散,可以通过调整段落和内容,使文章更加紧凑。
本文摘自《洛阳市第五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佳作》
上一篇:让我沉醉的语文
下一篇:在我心中,河南人是勇敢的追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