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洛大地,潮涌千年文脉;龙门山色,辉映墨韵书香。自2020年洛阳市首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暨河洛校园小作家选拔赛启幕,这场文化盛事已历五载春秋,届届文学新蕾朵朵绽放,第五届《获奖优秀作文集》(小学卷、中学卷),也已经汇编出版了。从小学三年级的纯真笔触,到高中生的深邃思考;从对家乡美食的细腻描绘,到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探寻,每一篇作品都是少年心灵的真诚袒露,每一段文字都是时代精神的生动映照。愿这些带着墨香的文章,能让更多人触摸到城市的心跳,也让每个孩子在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
绽放在岁月里的家乡情
洛阳市琴书学校九(1)班 曹雨萱 辅导老师:李娟娟
家乡是一个让人感到温馨的词,一提到家乡,就会让人有无限的遐想。而我心目中的家乡,是一个让我有无限幻想和无限热爱的地方。家乡河南是怎样的呢?
思绪回到童年,小时候对家乡是充满依赖的,最多萦绕着我的是这儿的花朵。四季更迭,每一个季节都有着不一样的魅力,犹如万花筒一般美丽,这里无时无刻不吸引着我,从开封的菊花到洛阳的牡丹花。当那浓浓的春意划过那些小小的花蕾,我就知道牡丹花要开了,便嚷着闹着让父母带我去王城公园看花。牡丹花的花瓣层层叠叠,线条有些曲折而不生硬,色彩斑斓,美得不可方物,好似少男少女在无限地向人们展示着自身的爱好。
到了十月金秋便又到了看菊花的好时候,一家人踏着这爽朗的秋风来到开封赏菊。公园内通体是一片黄白花的花海,黄澄澄的小花从内到外延展开来,犹如一颗颗小毛球,使人怜爱。这些美丽的事物还时常在我的脑海里回荡,让人回味又回味。
再大一些,我对家乡是充满敬佩的,最多萦绕着我的则是这儿的景。从洛阳的龙门石窟,到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再到郑州的少林寺,哪一处不是名胜古迹?哪一处不让人留恋?龙门石窟,一个凝聚着古代工匠智慧与高超技艺的景区,站在那些宏伟的佛像前,有种置身于幻境一般的感受,其壮观程度很难想象它是如何建造出来的。面对着那一尊尊庄严的佛像,一股浓浓的压迫感袭来,不得不让人心生敬畏。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最大的特色,就是按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复原而成,漫步其中,让人如置身于千百年前的北宋都城一般。一闭眼,身旁的景象好似与千百年前的汴京重合,像是一场时代的跨越,又像是今生与来世的碰撞,让人沉醉其中。少林寺,一个让无数少年向往的地方。少林寺在嵩山脚下,这里僧人们的武功令人感到震撼,各种让人眼前一亮的表演层出不穷,当真是让人敬畏。
再后来,我对家乡是有点嫌弃的。我开始向往那些大城市,认为河南太“土”,不如那风光旖旎的海南,也不如纸醉金迷的大上海。而现在,我对我的家乡是感到自豪的。河南位于中原地区,它是中国的粮食大省,在中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
不光如此,河南的历史文化也十分悠久,从洛阳的十三朝古都到开封的七朝古都,历史悠久程度让人震惊。望着这片古老的土地,思绪又飘回到从前,和小时候的自己重合,自己曾经无限依赖着的土地和现在无限热爱着的土地,这两年也正向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两年来,河南的火爆程度甚至超乎我的想象。许昌的胖东来、洛阳的老君山等在网络上爆火,让河南成为2024年的王炸,其独特的魅力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来此游玩。心中的自豪慢慢放大,让我对我的家乡更加敬佩,更加热爱。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家乡河南。
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张兆锋点评
家乡是生命的摇篮,是心灵的依靠,更是文化的烙印。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选取河南富有代表性的风物,这一草一木渗透了作者浓厚的情感,由依赖到敬佩再到热爱,贯穿其中的是对家乡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构思巧妙。另外本文的语言多用修辞,富有诗情画意,读起来给人一种美感。
本文摘自《洛阳市第五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