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洛大地,潮涌千年文脉;龙门山色,辉映墨韵书香。自2020年洛阳市首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暨河洛校园小作家选拔赛启幕,这场文化盛事已历五载春秋,届届文学新蕾朵朵绽放,第五届《获奖优秀作文集》(小学卷、中学卷),也已经汇编出版了。从小学三年级的纯真笔触,到高中生的深邃思考;从对家乡美食的细腻描绘,到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探寻,每一篇作品都是少年心灵的真诚袒露,每一段文字都是时代精神的生动映照。愿这些带着墨香的文章,能让更多人触摸到城市的心跳,也让每个孩子在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
月下窗外景
洛阳市东升第二初级中学八(1)班 韩濛峣 辅导老师:冯文静
炎热的夏夜,如同我这颗躁动的心。
窗外,一幅仲夏夜景。
一轮明月在云中行,洒下银色的光辉。一朵淡淡的、薄薄的云飘来,宛如一件霓衣披在月亮身上。
繁星点缀在黑纱般的夜空中,一眨一眨的,与月光交织成一首夏夜的诗。
窗前近处的梧桐,显得格外高大,仿佛与那星月比了肩。一片片叶子的轮廓,被镀上了一层银边。朦胧中,梧桐枝丫疯长,那细微的“唰唰”声,不正是那一棵棵树偷偷拔节的声音吗?月色透过茂密叶间的缝隙,在地上印下斑斑驳驳的光影。
树上的蝉鸣,一声接着一声,却少了白日里的粗犷,也不显得烦躁,在月色的笼罩下,倒也平添了一丝柔和。树下的灌木丛里,蛐蛐儿、蝈蝈儿鸣叫着,与远处房屋中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吠,以及那白杨被风吹出的“沙沙”声,共奏出一曲夏夜的歌。
远处,一幢幢高大的楼房,隐在天际,俨然一尊尊庞然大物威严地屹立着,窥视着世界万物、千家万户,然而只有寥寥几盏明灯,便显得更加宁静。
近处,低矮的平房显得微不足道,却不能将其比作小孩——更像是饱经风霜的老人,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中。红瓦铺就的屋顶,在月光的闪烁下泛着淡淡的光。红墙斑驳,露出黄白的墙角,却显得格外朴素、淡雅。几间屋亮着昏黄的灯光,夜空中又多出了几颗星。
顺着屋角向下望去,一条小道铺在绿草地上。月光如水,洒在草坪上,形成一颗颗小露珠。几只萤火虫在上空飞舞,忽高忽低,如梦似幻,增添了一片朦胧。
隐约中,传来一缕清香,是睡莲,还是那夜来香?或许都有。意境十分静谧,那香味沁人心脾,加上一片蛙声,增添了一分寂静、安谧和温柔。
顺着小道,是一个水塘。银色的月光融化于水中,整个池塘像一汪银汁,明晃晃,亮晶晶的。
清风徐徐吹来,小区像一个熟睡的孩子。不知何时,我的心已是一片宁静。
洛阳理工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魏静老师点评
这是一篇景情俱佳的散文。作者主要采用定点观景的写作方法,从夜空中的明月星辰,写到近处的梧桐蝉鸣;远处的高大房屋,又到近处的屋顶墙角,飞舞的萤火虫,沁人心脾的植物的芳香,最后是水塘和清风。全文构思精巧,首段和结尾处,短句独立成段,点明自己的心情,由“躁动”到“宁静”,中间部分寓情于景,写出了心情变化的原因。
本文摘自《洛阳市第五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佳作》
上一篇:梦回河南,沧桑与壮阔
下一篇:一片树叶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