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洛阳市高新实验小学六(3)班 刘若冰 辅导老师:王晓燕
从小,妈妈就告诉我“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把生活比喻成一幅画,那诗词就是那五彩的颜料,让我的生活多姿多彩——从儿时诵读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到如今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诗词为我的生活点缀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古人将世间的山水风月写入诗中,吟出那一首首诗时,你仿佛能够看到一幅幅宏大秀美的画卷铺展在眼前。在诗里,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孤寂;有“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轻灵;更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静美,这世间最美丽的景色都悄悄地藏在了诗中啊!
古人笔下,字里行间都含着无限的风光。在诗句中,西湖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泰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赤壁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庐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寥寥几句,却能带给人无尽的遐想,令无数后人感慨万千,这大概便是诗词之美。
诗词的魅力不止于此,通过它,你好像就能穿越古今,感受诗人的情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诗人心中如滔滔春水般说不清、诉不完的无尽伤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婉转凄楚的低唱中藏不住的哀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赤诚的爱国之心和舍生取义的悲壮;“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巩固边防,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与慷慨激昂。
有时,诗词中也蕴含着哲理,引人深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不够完善的,想探寻事情的本质还需要亲身实践;“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启示我们平时应勤学好问,且要联系实际,将想法付诸于行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告诉人们即使看似无用的事物,也有其存在意义和价值。通过诗词,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
诗词是跨越古今几千年的瑰宝,它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它让生活变得诗情画意,它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洛阳市未来小学老师耿盈点评
文字如诗,可见功力深厚,丰富的积累能让人气度非凡,小作者的文中既有名篇佳句,又有自己的见解,且二者相得益彰,令人印象深刻。足以看出“诗词让生活更美好”。
摘自《第四届洛阳市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优秀作文集》小学卷
下一篇:行走河南,“豫”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