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洛大地,潮涌千年文脉;龙门山色,辉映墨韵书香。自2020年洛阳市首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暨河洛校园小作家选拔赛启幕,这场文化盛事已历五载春秋,届届文学新蕾朵朵绽放,第五届《获奖优秀作文集》(小学卷、中学卷),也已经汇编出版了。从小学三年级的纯真笔触,到高中生的深邃思考;从对家乡美食的细腻描绘,到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探寻,每一篇作品都是少年心灵的真诚袒露,每一段文字都是时代精神的生动映照。愿这些带着墨香的文章,能让更多人触摸到城市的心跳,也让每个孩子在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
中原根脉,黄河长歌
洛阳市实验初级中学七(10)班 姚辰雨 辅导老师:刘晓菊
参天之木有其根,怀山之水有其源。我心目中的河南,是中原文明的发祥之地。春季时勤忙播种,秋收节外赏归鸿。我心目中的河南,是神州华夏的富足粮仓。
清明上河,墨卷化神工,眼底繁华非梦幻;安阳殷墟,长歌沧桑事,巍巍宫宇锁朱霞。
河南的每一处风情,都流淌着万千气象。记忆中的黄河,总是滔滔滚滚,一泻千里,奏着永恒不息的旋律,唱着不知疲倦的歌。而在河南段,我们既能领略她跌宕冲撞、奔腾而来又咆哮而去的大河气度,又能感受到高山平湖、碧波荡漾、重峦叠嶂的山明水秀之景。我心目中的黄河,是阳刚与柔美的结合,是民族之魂的汇聚。
那峰峦起伏的大别山,山有故事,山山存壮志;水有灵魂,水水多豪情。大自然鬼斧神工,山峰岩石妙趣横生。侧看,山峰如薄刀刺天;横看,似蛟龙盘卧。峰顶怪石嶙峋,千姿百态,群山雄峙,林海苍茫。
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的英雄人民,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书写了雄浑壮阔的历史篇章。老区不老,青春正好,在河山之间,是中土丰饶的田野,肥沃的土地。
我心目中河南的秋天,麦浪金波万里绵延,丰收的大地,仿佛弹奏着动人的音符,谷穗摇曳生姿,如同在山坡上舞动。
“村北村南脱谷声,日斜人语杂鸡鸣。妇孺挽筐犹拾穗,此间处处见升平。”红旗渠宽又长,弯弯曲曲绕太行,爷爷捧起渠中水,看见五谷流进仓。小浪底闸齐开,势如虹声如雷,浊浪排空,如九天飞瀑,千军万马浩浩荡荡。
上下纵横五千年,故都遍布中州地。洛阳城里见秋风,行人临发又开封,安阳城空复何见,南阳胜地亦留痕。古今又有多少人,共睹窗前月。黄帝轩辕,仓颉造字,姜子牙独钓遇姬昌;老子生道,庄子逍遥,韩非子著《五蠹》《喻老》;杜甫诗风狂放,韩愈冠绝唐朝,李商隐锦瑟名扬。可以说,中国人是什么样,河南人在我心目中就是什么样。
当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伴一束牡丹,看月色如银;煮一壶毛尖,品清夜无尘。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中原大地,老家河南。
愿锦绣中原,更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愿中华大地,年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张启敬老师点评
本文重点写了河南境内的黄河和大别山,还有河南的秋天和故都,兼具自然和人文,有详细描摹,也有粗略铺举,旨在表现河南景色之优美,文化之深厚,百姓之风貌。善用对仗排比,语言工整;骈散结合,语言形式灵活。
本文摘自《洛阳市第五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