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洛大地,潮涌千年文脉;龙门山色,辉映墨韵书香。自2020年洛阳市首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暨河洛校园小作家选拔赛启幕,这场文化盛事已历五载春秋,届届文学新蕾朵朵绽放,第五届《获奖优秀作文集》(小学卷、中学卷),也已经汇编出版了。从小学三年级的纯真笔触,到高中生的深邃思考;从对家乡美食的细腻描绘,到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探寻,每一篇作品都是少年心灵的真诚袒露,每一段文字都是时代精神的生动映照。愿这些带着墨香的文章,能让更多人触摸到城市的心跳,也让每个孩子在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
我是河南的一片土
洛阳地矿双语学校伊滨校区 2212 班 梁鸣慧 辅导老师:柳菲菲
我,是河南的一片土,一片穿梭和流转于河南悠久生命里的见证者、亲历者所立足的土,越过河南从古至今的沧桑巨变和峥嵘岁月,赏过河南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发展。
我,是河南的土,是春秋战国时无声凝视诸侯争霸的那片土。我看到各诸侯意气风发地立于时代的潮头上,他们的铁骑士气高昂地从我身上驶过;看到战场上的满目疮痍,看到英雄豪杰义愤填膺地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 ”从我身上大步而过;看到思想家们立创新之言论、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新声,看到百家争鸣、诸子辩论的繁荣景象,文化思想在土地上流淌;我也看到代代农民在我身上耕耘。近处涛浪金黄涌千叠,远处几笔写意染山水,是新生与希望,也是生命力的独享风流。我望着,发出了长长的感慨。
历史的书卷翻动,一页就是百年风华。我看着繁荣昌盛的唐代,不同肤色、不同服饰的人讲着不同的语言从我身上踏过,南腔北调融入中原文化,异族的、异国的人因中原的富饶而来,也造就了这里的开放与包容。我听到他们赞叹我的包容与广大,惊诧于我的肥沃铸就了“中原粮仓”,得到了“中原足,天下熟”的盛誉。我没有为此沾沾自喜,而是同一位诗人产生了共同的顾虑——当我们发现盛世背后的黑暗与压迫后,这样的日子会长长久久吗?果真,战火代替了明灯,血泪代替了欢笑,那诗人被迫与我分离。我隔着千里的云雾望向他,他的声音相隔千山万水,是穿越烽火的思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好在几年后他如愿以偿,于春光明媚中高唱“便下襄阳向洛阳”,触碰到了他朝思暮想的故乡河南。他的名字镌刻于河南的土地上,成为我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他叫杜甫。
层层宫殿从我身上堆砌出来,又是千年,我的底蕴愈加厚重了。若有人举起一把土,那是五千年的风沙铸就的我。富有创造力的河南人意识到河南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依靠代代相传的农业建设,还可以依靠千年文化积累来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强省。于是,“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被打造了出来,我悠久的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与此同时,河南完好地保存了应天门、定鼎中原的洛邑古城等,让中华文化绽放现实中的光芒与色彩,激发新活力。河南人更自信了,作为河南的土,我由衷地骄傲。
往昔岁月铸辉煌,今朝扬帆再起航。以梦为舟乘风浪,未来希望更光亮。现在河南是中国的河南,更是世界的河南。
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张兆锋点评
这篇文章写得大气而沉稳,从我是河南的一片土的角度出发,见证河南的沧桑巨变,日新月异的高质量发展,构思新颖,立意深刻。特别是对“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的挖掘较有深度,而结尾的那句“河南是中国的河南,更是世界的河南”,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本文摘自《洛阳市第五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佳作》
上一篇:忠勤为犁,深耕辉煌河南
下一篇:乡韵声声情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