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我的心爱之物》写作点拨
【原题展示】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
是你最爱的玩具小熊,还是你亲手制作的那个陶罐?
是你养了三年的绿毛龟,还是你在海滩上拾到的一只贝壳?
是爸爸奖励你的那双旱冰鞋,还是妈妈在寒冷冬夜赶织出来的围巾?
是好朋友转学时送你的风铃,还是舅舅在你生日时送你的那只瓷虎?
【课本要求】
想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
围绕心爱之物,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和同学分享。
【再说两句】
本次习作是要写“物”,那么“物可以是什么呢?我想,你一定回答得很对。“物”就是指静物、动物和植物。它的来历,它的样子,你与它的故事……都要写出来,关键是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我们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但要选取你认为最特别的物来写,写出特点。比如小狗,它的特别之处在哪里?外形特点写出来,它的性情也要写出来,你和小狗之间的感情是如何建立的……当写完这些,那么,成为你心爱之物的缘由也就清楚了。植物和静物也是这样的写法,为了抓住读者的眼球,请认真去挑选你的心爱之物吧!
一、开动脑筋议思路
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如何挑选最特别的呢?
你的心爱之物,可能是动物,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静物,它们有下面这些特点,同时你与它之间还有不同寻常的故事呢!而写好这些正是我们构思立意的关健点。
同学们开动脑筋,冷静思索,一定能找到你所要写的心爱之物不同于其他的地方,这样的话,写什么的问题就解快了,不愁“无米下锅” 啦!
二、跟着老师学写法
如何写才能让别人一眼就能感觉你对“物”的喜爱呢?这不仅需要写出“物”的特点,还要写出你与它的放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写作方法与技巧吧!
第一,认真挑选自己的心爱之物。
我们的心爱之物也许有很妥,但应该挑选最能表现主题的物去写。独特的不一般的往往较容易出形,而那些普普通通的题材,即便写出来也可能千篇一律,无法引起阅读的兴趣。那么,究竟怎么才算独特的不一般的呢?首先,它并不是很容易就得来的,它是你在超市的橱窗里偶尔看了一眼却心心念念忘不了的,某个特别的日子,它却突然来到了你的身边;其次,它是你最最喜欢的;最后,它对你意义深远。我们来看课本中冯骥才《珍珠鸟》的片段: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
但是,也有同学问:老师,我真的没有自己的心爱之物啊!怎么办呢?其实,当有同学这样问时,老师会这样回答你:同学,不要着急,沉下心来,打开你记忆的大门,梳理下,一定会找出你的心爱之物的。老师也会建议这样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观察,善于思考,为作文去积累一定的素材。
第二,写出心爱之物的外形特点。
我们的心爱之物可能是植物,可能是动物,也可能是静物。无论是哪种物都会有自己的外形特点。我们先从植物说起。
植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态方面,它的根、茎、枝、叶、花是怎样的:形状、颜色、味道又是怎样的。写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或者是从上到下,或者是按照生长的顺序。但切记一点,写时不能面面俱到,抓住主要特点去写就可以。
写动物,可以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活动情况、生活习性等几个方面。写外形特点时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等。
还有一个静物,什么是静物?简单来讲就是没有生命力的物品。同样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然后抓住物品的大小、形状、色彩,或者构造、性能、功用,特別是这个物体与其他物体有什么不同,这个“不同”就是它的独特之处,要详细来写。
第三,写出你与心爱之物的故事。
你为什么把它作为心爱之物?你与它一定有精彩的故事,那么让我们来看一看,如何写好这个故事呢?写好这个故事起什么作用呢?
故事要写清楚,还要打动读者,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过,如果按照老师教给你的方法,那么写起放事来一定是小菜一碟。现在,老师要给大家 “武林秘籍”了——
首先,要知道,写故事就是写与心爱之物之间的互动:其次,抓佳最难忘的事例来写,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最后,可以写一个或多个放事,当写多个故事时,要详略得当。
还有一个问题,写好这个故事起什么作用呢?那就是要突出心爱之物对你来说特别重要,所以才会喜欢它啊!看冯骥才的《珍珠鸟》中的片段: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好精彩啊!这里写出了互动,它落到 “我”肩上,“我”停下笔,小家伙睡着了,这时 “我”轻轻一拾肩,它还咂了咂嘴。作者写得有意思、有趣味,老师想,这件事在作者心中一定是最难忘的。
第四,真情实感,表达喜爱之情。
既然是心爱之物,那么我们就应该把这种喜欢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米。开篇、中间、结尾,甚至字里行间,都可以融入情感。以情动人,习作才会更精彩,也会与读者产生共鸣。课本中许地山的《落花生》开篇是这样写的: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货了。
这个开篇表达出了姐弟几个高兴的心情。还有郭沫若的 《白營》中,他对白鹭的赞美无时无刻不在,从开篇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就开始了……再来看琦君的 《桂花雨》: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足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这一自然段写出了“我”的迫不及待和对桂花的赞美,富有真情实感。
同学们,这篇习作的四个技巧,你们都学会了吗?那么,试着来写一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