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一则故事
听故事或读故事时,最怕没有趣味,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局,或者是陈芝麻烂谷子,耐着性子读完,最后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写故事,一定要有读者意识,要让读者觉得好玩,想一口气读完,等读完了又会反复玩味故事的意蕴,这就是一个好故事的价值所在。
一、关注故事的完整性
一个完整的故事,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故事的开端或描摹背景,或设置悬念,或先声夺人,目的在于激发读者兴趣,引发阅读期待。故事的发展与高潮,讲究情节的一波三折、典型细节的刻画,悬念的连续设置,这样读者就会沉浸在故事中,与其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故事的结局往往最难写,太合乎常理,让人觉得平淡;要有让人拍案叫绝的结局,必须下一番功夫,这样的结局才会让人回味无穷。由此看来,好玩的故事在强调完整性的基础上,还要善于设置悬念,处理情节波澜,刻面典型细节,这样的放事才会有血有肉,鲜活灵动。
二、采用多种描写手法
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外貌、神态描写,是读者认识人物的窗口。动作描写,能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能体现人物的性格。
心理描写要符合情境,可以增加故事的细腻程度。语言描与要符合人物身份与个性,塑造人物性格。写故事过程中,适当地穿插景物描写,可以调整叙事的节奏,还可以在刻画人物形象、暗示故事主题等方面收到巧妙的效果。因此,何时写景,如何写景,需要仔细斟酌。
三、情节曲折,故事性强
《皇帝的新装》情节特别生动,故事性特别强,但不同年龄的人读这篇故事,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故事中的皇帝、大臣、骗子、小孩等人物,在故事中各有其个性特点,读者如果将故事中的人物与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人联系起来思考,也会有新的思考与认识。曹文轩的《草房子》,写的是苏北水乡少年的一段生活经历,表现的是水乡的风士人情,但这部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受到了世界各国众多读者的喜爱,因为故事的内容契合着人心、人情、人性。写故事不仅仅要重视新鲜素材的选择,故事情节的设计,更要多思考这个故事如何打动人心,如何传递人情,如何挖掘出深刻的人性,给人的生活以启迪,给人的生命以滋养。
四、处理好写实与虚构的关系
故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采用虚构的手法,可以增加故事的文学色彩。在写故事的过程中,发挥联想与想象,在基于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虚构故事,突出故事的“惊奇”色彩,虚构的故事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因此,激活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敢想会想,才能放飞想象力,才有创新的可能。
五、注意人物和人物的关系
通过想象来设置人物。要根据命题中的要求、想象设置人物。人物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虛幻的;可以是自己个人生活经历范围的,也可以想象是古人,是动物王国,是未来世界,是宇宙世界,还可以是古今时间隧道里的穿梭者,现实和虚幻世界的并行人。
运用描写手法,表现人物个性。可以综合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及心理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给故事增光添彩。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那人物之问要有反差,有矛盾,差异才能产生故事的魅力。
六、要有故事的发展过程
要有情节的发展、合理的顺序情节,就是事情的发展过程。在故事里就是人物、人物关系的变化发展过程。简单地说,写出的故事要有“开头——发展——结尾”的过程。当故事沿着时间顺序向前发展的时候,要注意情节的前后关联,后边说的故事,要和前面讲过的事情有关系。故事的写作顺序通常是从开始到结束,当然可以用倒叙的方式先写结果,然后再写事情的起因。有的时候还会有插叙,但要注意别把插叙成分写得太多而跑题了。
七、要有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写故事,尤其是虚构的故事,注意融入想象。写科幻故事、童话故事等,就更需要大胆、合理的想象。
八、要采用一些文学手法
要想故事写得有波澜,使人有阅读的兴趣,还要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悬念、波折和意外等。
上一篇:六年级上册《多彩的活动》写作点拨
下一篇:五年级上册《缩写故事》写作点拨